随着环境污染加重、生活节奏加快,淋巴瘤已成为全球发病率增速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,我国每年因淋巴癌死亡人数超过4.7万人,且该病发病率增速很快,以每年5%的速度上升,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,多见于青壮年,男性患者多于女性。专家表示,值得注意的是淋巴瘤的早期症状与感冒非常相似,青壮年尤其免疫力下降者是易发病的高危群体。
专家称,20岁到40岁是淋巴组织非常活跃的时期,且淋巴瘤发病与EB病毒、幽门螺杆菌等病毒、细菌感染有关,加上环境污染、辐射和经常接触染发剂等因素,青壮年成为易患淋巴瘤的高危人群。
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即成淋巴瘤
淋巴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,它们抵抗外来细菌、病毒等的入侵,清除机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,维护着机体内环境的“整洁有序”。
淋巴细胞是一个“多民族大家庭”,至少有三大谱系:从胸腺发育而来的淋巴细胞称为T细胞,从骨髓发育而来的淋巴细胞称为B细胞,还有一些细胞是“天然杀手”,称为NK细胞。这些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后就会“离开家庭、走向社会”,迁徙到全身的淋巴结和其他淋巴组织,包括脾和扁桃体等。蚕豆状的淋巴结成群地分布在淋巴管汇集的部位和静脉周围,筑起了保护人体健康的“防御性长城”。
淋巴细胞的天性就是永无休止地战斗,几乎遍布全身的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就是它们的战场。因此,从我们出生到生命结束,这两大主战场上就充斥着激烈的厮杀。在长期的战斗环境和紧张的工作压力下,淋巴细胞发生量变或质变也就不足为奇了。淋巴细胞发生了恶变即称为淋巴瘤。
发病率:每10万人中有6.9人发病
有调查数据显示,目前所有癌症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5岁,而淋巴瘤的平均发病年龄在45岁,该病已呈现年轻化趋势。专家表示,淋巴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,亟待引起各方重视。
初期症状:发烧、盗汗、体重下降
“然而,淋巴瘤并非绝症,部分亚型的淋巴瘤是可以治愈的,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疾病防治知识、积极配合医生、坚持淋巴瘤的规范化治疗。”专家说道,淋巴瘤的初期症状是“体表有淋巴瘤肿大、高烧不退,夜里有盗汗,且持续一个月以上,体重明显减轻,半年内减轻20%以上。”专家提醒,如果这几项症状同时发生,更要引起警惕,应立即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。
“淋巴瘤治疗的首诊极其重要。”专家强调,经过专业、严谨的问诊,可以确定正确的治疗方向,抓住最佳的治疗时机,这对治愈淋巴瘤非常关键,而且能有效降低淋巴瘤的复发率。
自我排查可及时发现
患者可通过“自摸”来发现淋巴瘤。“自测”部位包括耳后、颈部、上颈部位、颌下、腋窝、腹股沟等,如果您在出现“感冒”症状:有持续半个月以上原因不明的发热、扁桃体肿大、身体乏力、半年体重下降10%、夜间过量出汗、皮肤发痒等的同时,发现这些部位有超过1厘米的无痛性、不断发展的肿块,就要警惕了,应到医院做详细检查,及早确诊及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