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来,中国人被各种各样的致癌风波搞得人心惶惶,我们身边的致癌物突然多起来了。从苏丹红致癌,闹得沸沸扬扬,一时让麦当劳门可罗雀;然后是孔雀石绿致癌,吓得香港人都不敢吃鱼了;再接着又说杜邦的特富龙不沾锅致癌;后来又跳出来个英国记者说中国酱油致癌,结果是广东的生抽出口锐减,一些小厂家濒临倒闭,此外,还有星巴克咖啡厅餐巾纸致癌,油炸方便面致癌,日韩进口的保鲜膜致癌,避孕药致癌,洗手液致癌等种种说法,甚至连牙膏、矿泉水也致癌了,真真假假,虚虚实实,让人莫衷一是。
人们不禁要问:身边的东西还能吃吗还能用吗?炸薯条致癌,羊肉串致癌,腊肉致癌,熏肉致癌,味精致癌,香肠致癌,槟榔致癌,花生油致癌,就连装食品的塑料袋也致癌。天啊!吃什么才不致癌,我总不能不吃饭吧!请看看中国CDC研究员(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中心研究员 丁茂柏)的综述吧,它也许能帮你释疑。
矿泉水致癌 还能不能喝?
离我们最近致癌风波当初矿泉水致癌事件了,从农夫山泉“砒霜门”到去年的矿泉水溴酸盐致癌危机,国内的矿泉水生产企业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考验。
■专家释疑:关于农夫山泉“砒霜门”事件也许目前看来只能当做是一场闹剧,不论是谁在谋取谁的利益,对消费者都没有任何利益。而对于矿泉水溴酸盐致癌事件,不可否认,溴酸盐是可以致癌的,但是研究表明:终身饮用过量溴酸盐的饮用水,终身饮用过量溴酸盐的饮用水,如果水中溴酸盐含量为30微克/L,那么其引起肿瘤的风险是万分之一,如果浓度为3微克/升,引起肿瘤的风险是十万分之一,国际标准要求每升不超过0.01mg/L。目前我国的水质溴酸盐含量的限值为每升10微克——等同于世卫组织与美国国家环保局的标准。这就意味着,只要溴酸盐含量在国家限定标准范围以内,大家尽可以放心饮用。
芬达汽水致癌传说
英国食品标准局公布消息称,芬达汽水、美年达橙汁等软饮料含防腐剂苯甲酸纳和维生素C,二者可能反应生成苯构成致癌危险。消息传来,震动很大,以至于人们联想到瓶装果汁饮料都可能致癌。
■专家释疑:苯的衍生物苯甲酸纳要用维生素C这样的还原剂将之还原成苯是需要条件的,而这种条件,汽水中并不具备。WTO《饮用水水质量标准》规定水质苯的安全限量为10μg/kg。事实上230种软饮料苯含量均有检测结果,为1μg/kg左右,这种一测即明的简单事理却酿成一场扰人风波。